简答题
1.在底半技术中把一个中断处理分为哪几部分?为什么采用这种技术?
答:在底半技术中把一个中断处理分为2部分:顶半部分和底半部分。2分
采用这种技术可以:使中断的总延迟时间最小化,加快对中断请求的响应速度,合并某些中断处理。3分
2.论述实时信号、非实时信号、可靠信号、不可靠信号四个概念。
答:实时信号目前未用,非实时信号编号1~31、0表示空信号 1分
非实时信号没有排队机制,可能丢失 1分
不可靠信号0~31、可靠信号32~63 1分
不可靠信号每次处理完信号后,都将对信号的响应设置为默认动作,需要在结尾再次安装信号;可靠信号和不可靠信号的安装函数也不同。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信号类型取值,而不在于操纵他们的API 2分
3.简要论述Kswapd核心线程的动态特性。
答:主要通过nr_async_pages参考free_pages_high和free_pages_low来判断交换数量和线程睡眠时间: 1分
Nr_async_pages大于free_pages_high时每次释放6个页面,在free_pages_high和free_pages_low之间时释放3个,小于free_pages_low时不释放 2分
若Kswapd被唤醒后发现Nr_async_pages小于free_pages_low则睡眠时间加班,反之则逐步延长睡眠时间
4.简述Linux文件系统通过i节点把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转换的工作过程。
答:Linux通过i节点表将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进行转换 1分
i节点是一个64字节长的表,表中包含了文件的相关信息,其中有文件的大小、文件所有者、文件的存取许可方式以及文件的类型等重要信息。1分
在i节点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磁盘地址表。在磁盘地址表中有13个块号,文件将以块号在磁盘地址表中出现的顺序依次读取相应的块。若文件空间大于13块,则分别用1次、2次、3次间接块实现对数据块的定位。 2分
此后,Linux文件系统通过把i节点和文件名进行连接,当需要读取该文件时,文件系统在当前目录表中查找该文件名对应的项,由此得到该文件相对应的i节点号,通过该i节点的磁盘地址表把分散存放的文件物理块连接成文件的逻辑结构。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