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邓小平始终强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没有公有制,不实行按劳分配就根本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可能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这些原则被作为根本制度保留下来,融进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中。这表明:
A.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本质 D.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应有之义
46.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根本原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B.人民的生活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C.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人民群众 D.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47.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强调注重公平的原因是由:
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决定的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C.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D.按劳分配为主体决定的
48.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根据科学原则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A.绝对平等 B.按需分配 C.平等富裕 D.共同富裕
49.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强调的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5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的总的基本特征是: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D.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51. 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阶段主要矛盾依然没有改变,主要矛盾依然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矛盾
C.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2.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为此要始终坚持:
A.进一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B.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局面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各项建设科学发展。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53.实践证明,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发必然会失去争取的方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就会泛滥,造成社会的动荡;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必然会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观念,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上述材料表明: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四项基本原则等同于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辅相成
54.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5.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的理论成果是: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生态文明 D.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现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是:
A.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
B.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薄弱环节逐渐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享受均等化
C.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D.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城镇化健康发展
57.******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五项措施,主要原因是:
A.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B.农业发展现状决定的 C.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D.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58.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应: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推行新型工业化 D.建设生态文明
59. 持续的经济发展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离开效益片面追求速度发展就是失去经济发展的真正含义和真实意义。离开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是虚假的速度,难以持久,并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段话表明:
A.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 B.经济发展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
C.效益是速度、结构和质量的最终反映 D.效益是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条件
60.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核心是:
A.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B.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C.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D.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