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1. 建筑管道工程施工依据的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工程内容包括:室内和室外工程管道施工。室内工程:市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卫生器具安装、室内采暖系统;室外工程:室外给水、排水、供热管网,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系统等。
2. 建筑设备管道系统中的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是: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支架制作→附件检验→管道安装→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洗→竣工验收。
3. 施工准备包括(5项内容):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机具准备、场地准备、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4. 根据管道工程安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依次施工、流水作业、交叉作业等施工组织形式。
5. 施工准备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一般应考虑先难后易、先大件后小件的施工方法。遵循小管让大管、电管让水管、水管让风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的配管原则。
6. 管道支架、支座的制作应按照图样要求进行施工;代用材料应取得设计院同意;管道支吊架、支座及零件的焊接应遵守结构件焊接工艺。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和妥善保管。
7.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8. 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辨密封面无渗漏。
9. 干管安装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粘结;承插连接;热熔连接。
10. 立管安装分为:明装立管和暗装立管。明装立管安装完后应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暗装立管的卡件宜在管井口设置型钢,上下统一吊线安装。
11. 支管安装分为:明装支管和暗装支管。明装支管应注意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高度;支管装有水表的位置先装连接管,在试压后交工前拆下换装水表;
12. 管道系统试验:压力试验、灌水试验、通球试验
13. 民用建筑中的给水管道系统、消防系统和室外给水管网系统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14.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
15. 塑料给水系统应分段进行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试验必须是连续的,中间停顿后必须重新试验
16. 隐蔽或埋地的室内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房屋地面高度。灌水到满水l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室内排水管道的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17. 按室外排水检查并分段试验。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lm,时间不少于30min,管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18. 室内排水立管及水平干管,安装结束后均应作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径的2/3,通球率达100%为合格。
19. 管道的防腐方法主要有:涂漆、衬里、静电保护和阴极保护等。
20. 管道绝热按其用途可分为:保温、保冷、加热保护三种类型。
21. 管道系统液压试验合格后,应进行管道系统清洗。进行热水管道系统冲洗时,应先冲洗热水管道底部干管,后冲洗各环路支管;由临时供水入口向系统供水,关闭其他支管的控制阀门,只开启干管末端支管最底层的阀门底层放水并引至排水系统内;观察出水口处水质变化是否清洁;底层干管冲洗后再依次冲洗各分支环路,直至全系统管路冲洗完毕为止。
22. 管道支架焊接:结构件焊接工艺。暗装管道(管井口)设置型钢,上下吊线统一安装。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